“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徐州教育系统积极落实,扎实推进,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创新做法,有效推动“双减”工作提质增效。为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第二批“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的征集评审,聚焦加强培训机构治理、优化作业设计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遴选出22个优秀案例。近期,徐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将进行系列宣传。
情境化测评:素养导向考试评价的区域实践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素养导向的考试评价改革成为新时代教学变革、教育发展的关键。针对评价方式单一、偏重知识考查,题型固化等问题,鼓楼区在评价框架、实践路径与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积极破解评价改革难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区域层面遵循核心素养的目标规约,创设真实情境,聚焦“行为表现”,创新评价方式,构建“两维三式”情境化测评框架。将日常表现与考试评价两个维度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单元测评+纸笔测试+表现性测试”三结合的形式,按照10%+80%+10%的比例,给出星级评价。将评价嵌入学习过程之中,形成教学评一致的良性闭环。
1.从元素式知识点考查转向立体多维的素养测评。基于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观,提出“三个不考”:不考死记硬背,不考机械抄默,不考陈旧套路。基于不同学科、学段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创新设计情境化、整合型、应用类试题,指向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一二年级进行表现性测试,创设“萌虎闯关”“谁是故事大王”等主题大情境,学生在任务情境中主动参与、合作闯关、积极表现。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精彩表现和典型问题,并运用星级评价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
2. 从去情境化的命题转向结构化的情境任务设计。聚焦真实情境的典型任务,充分发挥主题单元的作用,以情境活动名称作为试卷板块名称。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整合在大情境中,打通学科、儿童与生活的关联,以情境化的方式系统设计测试题目,从个别题目到某个板块再到覆盖整张试卷结构化情境任务设计,情境化测评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迭代发展。
3. 从评价标准简单化转向层级化的评价设计。落实“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简单结构作答和复杂结构作答实行分级赋分”的课标要求实践中,以水平层级、等级描述和表现样例三个维度为框架,设计不同水平的评价量表,考查学生应达到的素养水平。教师依据学生表现及层级等级描述判断水平层级,结合表现样例为学生作答赋分。
1.组建四级团队,形成“涟漪状辐射型”推进机制。组建学科命题核心团队,构建“专家学术指导、市区两级教研员引领、团队深度参与、辐射带动全体教师”的四级研究共同体,用情境化测评的“质”助推教与学的“效”,形成“涟漪状辐射型”推进体系。
2. 秉持“任务驱动”理念,探索“四步方略”教研机制。践行“做中学,用中悟,思中行”九字诀,探索“四步方略”教研机制:任务驱动,合作命题→反复研磨 深度教研→基于数据,精准分析→实践反思 专业表达。
3.构建“资源库”,完善区域测评保障机制。围绕专家前瞻理念、实践成果和素材资源等方面,构建素养导向情境化测评研究资源库。近年来,团队共命制高质量试卷100份,表现性测评方案100个,开发系列评价量表200个。阶段性成果近3万字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区域测评经验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学科学业质量监测反馈会上作介绍。
考试评价改革是关系“双减”政策落地的核心问题。鼓楼区以情境化测评为主题的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考试评价的互动关联,同频时代脉搏,形成育人合力,重塑温暖、智慧、生成的教育新生态,为素养导向下评价改革的区域实践奉献“鼓楼经验”。
素材来源:基教处
审核发布:高宣
徐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