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邳州印象珠江小区,东湖街道应急消防管理局人员随机推着一辆电动自行车(下简称电动车)进入电梯,电梯上方安装的“电动车禁入电梯智能监控设备”便发出“电动车禁止入内”的警告,同时电梯停止工作。据介绍,为杜绝电动车上楼停放、入户充电带来安全隐患,印象珠江小区全部电梯加装了“电动车阻隔器”,规范电动车安全管理。
“居然还有这么神的东西?”在银杏融媒推出上述新闻后,这是很多居民的第一反应。其实,“电动车阻隔器”也并非新鲜事物,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几年就有推行过,只不过邳州的小区较少推广,所以居民听起来觉得“很神”。
当然,我们更愿意把这种“神”,理解为是一种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它得以有效缓解。因为电动车上楼入户停放或充电,在某些小区堪称是普遍现象,物业人员就算出面阻止,也通常因“势单力薄”,而没人买账。现在有了这种阻隔器,自动把电动车拒之门外,避免了扯皮,更避免了部分居民的侥幸心理。通过试行,无论是国内其他城市,还是刚刚新装该系统的邳州印象珠江小区,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近年来,电动车已经成为老百姓重要的出行工具。然而,电动车诱发的火灾也是此起彼伏。在享受电动车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何杜绝电动车的消防安全,成为令人头疼的难题。
早在2017年,相关部门就接连出台规定,严禁在建筑内公共区域停放电瓶车或为电瓶车充电、严禁私自改装和拆解原厂配件、私自更换大功率蓄电池等。《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更是明确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1万元罚款。规定都有,在局部却总有很多人不去遵守。除了部分人文明意识与安全意识不高之外,小区电动车停放场地不足、充电设备不足也是主因。尤其是有些物业安装的充电设备,还要收费。如此,就给了居民把电动车带上楼或乱停乱放乱充电的理由。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高度重视,即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高达3.5亿辆,平均4人一辆电动车。与此同时,仅去年全国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这其中有3200多起都是在小区里充电引发的,而引发电动车起火的原因90%以上都是电池故障原因导致的。关键是,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却没有任何厂家被曝光甚至处理。
邳州部分小区安装“电动车阻隔器”,固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完善举措之一。如何全面、彻底地解决老百姓的这个“心头之患”,相信是包括邳州在内的各地都要面临的课题。好在,已经有两个重大利好消息传来,一是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要求各地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二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即将出台。
管好电动自行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维修、改装、停放、充电、使用、回收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故而有赖于各级部门、生产厂家、社区物业及居民等多方共同探索、环环相扣、逐一破解。相信通过多方努力、精细治理、疏堵结合,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就一定能得到彻底解决,并为“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张瑞
编辑:曹雅惠(实习)
责编:郑惠珠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