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丨山南村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车辐山镇山南村坚持把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发展设施农业等方式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深冬时节,走进车辐山镇山南村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外,寒风瑟瑟,大棚内却“春意盎然”,黄瓜、茄子等蔬菜缀满枝头,一片蓬勃生机。在种植户周波的大棚里,他正忙着给茄子打叶。

走进乡村看振兴丨山南村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现在茄子的价格在2元左右,每棚每年能挣7万多元,比在外面打工好。”周波笑着说。

据了解,山南村从2009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村设施农业面积4000多亩,约有种植户500多户,占全村村民的三分之一。

依托产业优势,山南村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打造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利用省级扶贫资金,山南村还建设了扶贫大棚,由村里的低收入农户经营,在助力村民脱贫的同时,村集体也能获得一定分红。

车辐山镇山南村党总支书记郁全伟告诉记者:“我们村里的扶贫大棚有200多亩,一年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

走进乡村看振兴丨山南村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山南村还依托图码管控深化公共空间治理。今年,山南村梳理出一处占地16亩的废旧厂房,计划建设万吨冷库,主要以储存大蒜为主,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据介绍,去年以来,山南村共清理非法用地43宗,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3万元。

走进乡村看振兴丨山南村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我们将继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积极推广‘小田并大田’模式,将溢出来的土地通过平台发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强村富民。”郁全伟如是说。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苏飞
责编:郑惠珠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

(0)
邳州资讯网
上一篇 2024-01-17 20:31
下一篇 2024-01-17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