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推行“小田并大田”“一户一块田”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等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对“邳州市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做好公共空间治理‘后半篇文章’”作出批示:邳州公共空间治理“后半篇文章”——“一户一块田”做法值得借鉴推广。新的一年,如何继续解锁乡村振兴“密码”?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对此作出部署:推行“小田并大田”,开创公共空间治理新局面。今天的“全会观察”系列报道,一起来了解。
推进一户一块田
优化大田布局
放大溢出效应
推行“小田变大田”
开创公共空间治理新局面
“小田”并“大田”是群众所需,“一户一块田”是大势所趋。
2023年,议堂镇全域、土山镇黄山村等,按照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等“五不变”原则进行“小田并大田”改革。目前,议堂、土山等16个镇154个行政村(562个村民小组)14.8万块田整合为3.1万块。
“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改革,既解决了耕地“碎片化”的难题,又方便农户经营管理,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围绕进一步深化“一户一块田”,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坚持分类施策”,对粮田、蒜田、园地、高亢山地和河道地进行了分类指导。明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让“一块田”改革在邳州催生新活力。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杨岭说:“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对全市180.39万亩耕地(含园地)分为粮田、蒜田等四种类型精准施策。利用春节前后农民返乡有利时机,通过政策讲解、意见征集座谈等方式,给村组干部和群众算清并田前后的成本账、收入账,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2月底做好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和方案制定,利用在田作物夏秋两季成熟换茬之际,组织实施改革。”
在推进“一户一块田”同时,各地积极出台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支持政策,让农户有能力管理现代化农田,种植高效益农作物。实践证明,打破土地碎片化格局,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针对优化大田布局,提出“实施田块互换整合,相对集中设立自种区、流转区和预留区”,进而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打好“底子”。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杨岭介绍:“自种区要推动土地相对集中,流转区要围绕村集体、家庭农场等发包流转,预留区要为进城入镇农户或全流转农户自种预留保障空间。按照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利用农作物换茬之际,根据群众土地经营意愿,实施田块互换整合。”
如何深挖土地增收潜能,让土地生“金”产“银”?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也作出进一步要求,提出要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等系列举措,在推动农业长久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同时,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1.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
对土地系统规划,统一整理布局,配套路桥沟闸。
2.与强村富民相结合
对新增、溢出土地,采用资源发包、资产租赁、企村联建等途径,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3.与农事服务发展相结合
实施深松深耕、精确栽培、绿色防控、秸秆还田等,推进耕种防收四大环节全程机械化。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杨岭表示:“2024年,我们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全域推广‘一户一块田’‘小田并大田’改革,力争年底可实行改革区域应改尽改。”
设计 / 王玮 记者 / 林琳
实习编辑 / 王婷婷 责编 / 南冰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黄扬 监制 / 赵源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