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治理的新思维,提升“家门口养老”的品质和温度

9月14日,市委书记曹智深入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助餐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调研社区养老助餐工作。调研期间,曹智强调,要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动社区养老助餐点等配套服务建设,打造多元化养老助餐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切实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和幸福感。

用社会治理的新思维,提升“家门口养老”的品质和温度

根据记者现场了解,社区食堂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内80岁以上老人,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早餐价格为1元,午餐和晚餐的价格分别是2元。为了让老人吃得健康,他们对接专业营养机构,科学制定菜单。在食堂营业期间,社区社工们每天都会来到社区食堂,帮助老人拿餐具、打饭,为他们就餐提供方便。为方便距离社区食堂较远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餐,街道还将启动送餐服务。而在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也是干净有序,房间内空调、电视、呼叫系统等一应俱全。入住老人可以享受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促进等服务。

当前,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就是其中一项,不仅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还会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缺少亲情陪伴很容易导致精神空虚、没有安全感。于是,社区便成了他们的重要依靠。这就形成传统的家庭养老加现代的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这一普遍模式。故而,不能把养老问题单纯地看成提供养老服务,而要站在老龄化“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待养老,形成共建共享理念。将老龄政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当中,将应对老龄化问题作为一项长远的、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当务之急是以整体性治理为牵引,着力补齐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邳州各街道、镇区在推进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加快形成。不少老年人“家门口”就近养老正转化为现实,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老年人养老的需求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要求亦有提高。邳州的应对之道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从而构筑了多元主体发挥不同作用、形成合力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社区组织主动融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邳州的部分社区食堂,不仅提供价廉物美的饭菜,还组织社工轮班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助餐服务,显然是一种真正有精度、有温度的养老服务。这也再次表明,下足“绣花功夫”,从细节上解决好“服务谁、服务什么、谁来服务”的问题,才能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邳州老人“幸福生活圈”不断增多、扩大,用很多居民的话说,这让他们越来越没有“后顾之忧”了。围绕“老有所养”这一重要民生事项,邳州各地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温暖答卷,正是邳州善于应用社会治理的新思维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及始终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机制所取得的重要成效。

用社会治理的新思维,提升“家门口养老”的品质和温度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破解养老服务相关难题,实现老年生活质的提升,还有很多改进空间。比如通过数字赋能,加快互联网技术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让更多老年人充分享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红利;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产业格局多元化、产业模式多样化、产业人才专业化,全面激发养老事业产业的发展活力等等。期待邳州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能继续进行更多探索,取得更多进展,让“家门口的养老”更有品质和温度!

评论员 / 张瑞
编辑 / 卜非凡 责编 / 南冰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黄扬 监制 / 彭斌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

(0)
邳州资讯网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 2023-09-14